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始建于1920年,经过10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由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和支撑学科构成的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涵盖了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
亚洲网赌网站大全是国内最早培养铁路交通、道路交通、机场工程等高级技术人才的院校之一,学科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20年的前身—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的铁路建设科和1931年发展建设的道路交通科以及1958年创建的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学院专业创始人蔡乃森先生作为我国第一位在前苏联获得道路学科副博士学位的著名学者,38岁来到东北创建了富有特色的寒区道路学派。在百年的学科发展建设历程中,亚洲网赌网站大全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人才队伍和科研实力均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成为培养交通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学院现设有道路与轨道工程系、桥梁与隧道工程系、交通工程系、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系和道路材料工程系。其中,桥梁与隧道工程为国家级重点学科,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及载运工具与运用工程为省部级重点学科。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凝聚了一支平均年龄42岁的国际化、年轻化、专业化师资队伍。学院现有长江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及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80%的师资都具有留学经历。学院聘有国际首席学术顾问1人、国际讲席教授1人、海外兼职教授与博士生导师14人,国内兼职教授与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工程设计者和建设者38人。学院现有在读学生800余人,其中本科生500余人、硕士生200余人、博士生100余人。
学院拥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6个,具有一流的软硬件科研条件。近五年,学院承担国家级项目4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1.6亿元;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省部级科技项目等3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0余项;作为主要单位参编完成行业及地方规范标准30余部;出版专著、教材80余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0余篇。
一世纪规格功夫,新百年世界一流。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向新百年的一流亚洲网赌网站大全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加入,与时代脉搏共振、与祖国发展同行!
招聘学科
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
招聘方向
道路、岩土、机场、铁路、隧道、桥梁、交通、交通信息与控制、载运工具与运用等工程,或可与交通运输工程交叉的计算机、控制、电器、力学、机械、控制、电气、电信、能源、材料、化工、环境、医学等学科。
招聘岗位
一、国家级高端人才
国家计划类人才一事一议,欢迎通过最下方联系方式直接与我们联系。
二、“青年科学家工作室”学术带头人
大力弘扬亚洲十大信誉平台“大师+团队”和“大力提拔、大胆使用青年人才”的传统和特色,以服务国家重大科技战略需求为导向,面向海内外、校内外选拔一批业绩突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者,担任“青年科学家工作室”带头人,支持其组建创新团队,采取“一事一议、按需支持”方式,在人、财、物等资源配置上给予长期、稳定的倾斜性支持和充分的自主权。面向未来、着眼长远,重点培育一批具备“领跑”潜力的学术方向、德才兼备的领军学者和素质过硬的创新团队。
1、申报条件:
(1)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2)在相关研究领域已取得突出成绩,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和具备领军人才潜质,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海外申报人原则上应具有世界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博士学位,并具有一定的海外工作经历。
2、有关待遇:
(1)授予“XXX青年科学家工作室”荣誉匾牌;
(2)为青年科学家工作室带头人提供不低于“四青人才”的薪酬待遇,并优先推荐其申报国家和省部级人才计划和科研项目;
(3)为青年科学家工作室建设提供长期、稳定科研配套经费和人员经费支持,累计最高可达1000万元;提供独立的办公空间和科研场地;为团队建设单独划拨留人指标。
三、引进人才“青年项目”
国家层面实施的引进人才方面的重大人才工程,旨在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重点引进一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1、申报条件:
(1)自觉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
(2)属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年龄不超过40周岁;
(3)申报时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并已取得博士学位(上述海外科研工作经历指获博士学位后全职或全时在海外工作的经历,不包括同时与国内单位保持聘用关系,且领取薪酬的海外工作经历);
(4)申报时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已经在国内工作的,回国(来华)工作时间应在一年以内;
(5)引进后全职在国内工作3年以上;
(6)为所从事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有成为该领域领军人才的发展潜力。
2、相关待遇:
(1)聘任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2)提供年薪(税前)55万元,并提供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3)提供科研经费200-600万元(含国家配套);
(4)提供安家费110万元(免税,含中央财政给予的一次性补助);
(5)提供拎包即住的70平方米左右周转房;可按优惠价格购买学校住房;
(6)根据实际需求提供充足的办公及科研空间。
学校本部各学院、威海校区和深圳校区在上述待遇基础上,提供个性化的配套支持。
四、校青年拔尖人才、教师准聘岗位
为了更好地聚集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和青年后备人才队伍,提升亚洲十大信誉平台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实施“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选聘计划” 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师准聘岗位选聘计划”,旨在选拔一批已在相关领域崭露头角并具优秀学术潜质的优秀青年人才,培育其成长为未来的学术领军人物。
1、申报条件:
(1)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创新思维,在所从事领域已取得较为突出的成果,并获得同行专家学者的认可,为所从事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有成为该领域领军人物的潜质;
(2)具有博士学位,申报青年拔尖人才教授岗位,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申报准聘教授岗位,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申报青年拔尖人才副教授岗位,年龄一般在32周岁以下;申报准聘副教授岗位,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满足国家级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申报条件的申报人,可不受上述年龄限制;
(3)入选后要求在半年之内到岗并全职来校工作。
2、有关待遇:
(1)薪酬:
教授:提供年薪(税前)35万元;
副教授:提供年薪(税前)28万元;
此外,学校还将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入职后取得标志性学术成果的,学校将提供额外的绩效奖励。
(2)科研启动经费:
教授:100万元以内;副教授:不少于20万;
(3)安家费及货币化住房补贴:
教授:60万元;副教授:20万元;
(4)学校为入选者提供周转房,以及其他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学校正在筹建教职工住房,可享受有关优惠购房政策。
五、优秀博士后
1、“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
依托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每年组织开展的“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实施“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
经个人申请,学校审核,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组织评审入选“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人员,由学校聘用为“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博士后研究人员。引进项目资助期限2年,资助经费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和学校共同承担。
(1)申报要求:
1)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2)近3年内获得博士学位的外籍或留学回国博士;
3)申请人博士毕业学校应为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高校,或者其博士学位所属学科排名全球前100名。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申请人,条件可放宽至博士毕业学校为本国排名前3名的高校;
4)能够保证在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不少于20个月;
5)博士学位在读期间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
6)非英语国家的人员应具有良好的中文(或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7)此前未获得过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或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2)相关待遇
1)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税前)30万元人民币;
2)可以同时申请哈工大青年拔尖人才选聘计划,入选后兑现相应待遇。
2、师资博士后(讲师)岗位招聘
根据学科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招收,从事科研项目研究,并承担适当工作量的助课、实验指导、习题课或其他教学任务。入选者聘为讲师,按博士后管理,并享受讲师及博士后有关待遇。
入选者聘期内可申请准聘教师教授、副教授岗位,通过后按相应岗位聘任;如聘期结束前未能聘为副教授及以上职务的,学校不与续聘。
(1)申报要求:
1)年龄一般不超过30周岁;
2)在国内外知名高校获得博士学位;
3)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
4)具备成为所从事领域青年拔尖人才的潜质。
(2)相关待遇:
1)聘期4年,根据师资培养规划和相关考核要求,聘期期满后可按照讲师待遇续聘2年;
2)师资博士后年薪:不低于(税前)19万元,学校还将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此外,学校提供每人1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
3)各学院、科研团队根据入选者到岗后工作业绩发放一定数额的绩效津贴;
4)聘期内取得标志性研究成果的入选者,学校将提供额外的绩效奖励;
5)学校为入选者提供周转房,以及其他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其他保障
1.新建基础科研大厦、化学大厦均已投入使用,能够为教师提供充分的科研空间保障。
2.学校拥有省内一流的基础教育资源,适龄子女优先安排入读哈工大幼儿园、哈工大附小和哈工大附属中学。
3.学校拥有附属黑龙江省医院和附属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为教职工提供一流的医疗保障服务。
4.在学校附近龙运地块,学校正在建设教职工住宅小区,拟将建设2500余套,带精装修,将以优惠价格面向教职工出售,小区内将建设幼儿园等完善的配套设施。
应聘材料
1、详细个人简历:自本科开始至申请之日连续的学习、工作经历,发表的论文、著作目录,主要教学、科研成绩,承担的科研项目、专利及获奖情况等。
2、未来研究计划:未来拟开展的研究工作。
3、三篇代表性论著
4、两封同行专家推荐信
请将以上完整材料整合为单一PDF文档,以“姓名+申请岗位”命名,发送至邮箱wangqijiaotong@hit.edu.cn
联系信息
亚洲网赌网站大全
联系人:王琦
联系电话:+86-451-86282116;+86-451-86293779
联系邮箱:wangqijiaotong@hit.edu.cn